2016年各類型倉儲形式大致占比:儲罐約55%,立體倉約25%,平倉約15%,其他類型倉儲約5%。
危化品倉儲規模及類型分析
由于危化品倉儲基礎建設投資大、技術門檻高、審批周期長、安全風險大等原因,危化品倉儲能力一直滯后于市場需求的步伐。
目前,我國約有各種類型的倉儲企業共5000家,危化品倉儲面積在1億平方米的規模,危化品倉儲需求則在1.3億平方米左右,供需缺口大約在30%以上,部分區域甚至更高,尤其是對危化品高端倉儲的需求缺口更大。
危化品倉儲發展的速度跟不上我國的石化產業增長迅速,再加上天津港"8.12"事故之后,各級政府對危化品存儲管理更加嚴格,在倉儲建設審批、建設周期變長,嚴控或暫停了倉儲的增量,因此,也進一步加大了危化品倉儲供需缺口。
預計未來,危化品倉庫短缺情況,在短期內仍難以緩解。
從我國危化品倉儲能力分布看,我國東南沿海、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灣地區占我國危化學倉儲業的70%以上,中西部地區不足30%,且大多分布在大中城市和能源產地,地域性集中分布的特點非常明顯。
我國危化品倉儲業,大型倉庫數量占30%,倉庫容積可達上萬平方米,多為大型石化企業自己建造;小型及以下倉庫數量占70%,但儲量僅占40%。
從倉儲類型上看,隨著我國原油產量和原油加工量不斷增長,煤化工、天然氣、油頁巖化工發展速度加快,其產品多為液體和氣體,儲罐需求量不斷增加。
危化品倉儲管理現狀分析
目前,我國危化品倉儲能力與滿足需求之間還有較大差距,更為嚴重的是倉儲管理水平落后,安全管理意識較差,導致事故頻發。尤其是一些中小倉庫,以及普遍存在的黑倉庫,帶來了嚴重的安全隱患。
包括《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在內,我國相關部門出臺了眾多規章制度,涉及危化學生產、運輸、儲存、使用等各個環節,但重特大事仍然再三發生,這其中與倉儲能力跟不上危化品行業發展速度、設備簡陋、人員管理水平和能力不夠等諸多因素相關。
整體而言,我國危險化學品倉儲業仍然未完全擺脫“小、散、亂、弱”的局面,企業數量多、規模小、布局分散,加之管理混亂、設備老化等。
其中,專業人才匱乏更是制約我國危化品倉儲管理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具體表現在高管人才不足、倉儲管理人員專業不對口、業務水平和技能地下。
安監部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危險化學品倉儲業一線保管人員中,農民工占有33.57%的比例,他們文化素質普遍較低,對專業知識、商品養護、科學管理知之更少,只能從事簡單的出入庫業務和裝卸搬運作業。另據調查,有70-80%的一線保管員沒有進行過正規的職業技術培訓,只是在企業內部進行簡單的崗前培訓或職業教育就上崗了。
此外,危化品倉庫選址阻力大、投資風險高也是制約我國危化品倉儲業發展的因素之一。
例如,危化品倉庫因其特殊性,存在較高安全風險,不少地方出于安全考慮不愿為危化品倉庫立項,選一個合適的地址成為很多倉儲企業的難題。
企業在選址上總不能一帆風順,這也造成了危化品倉庫建設緩慢。與普通倉庫相比,危化品倉庫防火、防爆等設施的安全等級高出很多,一般投資要高出30%~40%。
重點危化品倉儲基地及企業介紹
“十二五”期間,包括危化品在內的化工園區成為我國石化行業發展的亮點,尤其是2014年,發改委發布了《石化產業規劃布局方案》,在各級政府的推動下,化工園區成為化工項目建設與搬遷改造的主戰場。
據中國石化聯合會園區委統計,截至2016年底,全國重點化工園區和以石化、化工產業為主導的工業園區達到502家,其中國家級47家、省級262家、地市級193家。
產值超千億的超大型園區有8家、產值500億—1000億元的大型園區有35家,100億—500億元的園區有129家。全國化工園區內規模以上石油和化工企業約為1.5萬家,企業入園率達到約51%。
根據中國石化聯合會編制的《石化行業“十三五”發展指南》資料顯示,預計到2020年,我國將形成10個左右年產值超千億元的世界級化工園區。
未來,我國危化品倉儲業,必將向著規模化、集約化、基地化的方向發展,并隨著化工企業“進園入區”,化工園區數量激增,園區將成為危化品儲運、交易的重要載體。
上海百弘計算機軟件有限公司開發的物流管理系統軟件,為物流園區管理、倉儲管理、運輸管理及物流交易管理提供系統解決方案。百弘軟件通過物流管理軟件幫助客戶節約物流成本、合理配置資源的同時,幫助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電話:400-8939-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