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物流園區選址的一般因素
影響物流園區選址的因素,可分為外部因素及內部因素兩大類。外部因素包括諸如宏觀政治及經濟因素、基礎設施及環境、競爭對手等,內部因素包括企業的發展戰略、產品、技術或服務的特征等。
1、自然因素
1)氣象條件
物流選址過程中,主要考慮的氣象條件有溫度、風力、降水、無霜期、凍土深度、年平均蒸發量等指標。如選址時要避開風口,因為在風口的建設會加速露天堆放的商品老化。
2)地質條件
物流園區是大量商品的集結地,某些質量很大的建筑材料堆起來會對地面造成很大的壓力。如果物流園區地面以下存在著淤泥層、松土層等不良地質條件,會在受壓地段造成沉陷、翻漿等嚴重后果,為此,物流園區選址要求土壤要有足夠的承載力。
3)水文條件
物流園區選址需要遠離容易泛濫的河川流域與地下水上溢的區域,要認真考察近年的水文資料,地下水位不能過高,洪泛區、內澇區、古河道、干河灘等區域禁止選擇。
4)地形條件
物流園區應該選擇地勢較高、地形平坦之處,且應具有適當的面積與外形,若選在完全平坦的地形上是最理想的,其次選擇稍有坡度或起伏的地方,對于山區陡坡地區則應該完全避開,在外形上可以選擇長方形,不宜選擇狹長或不規則形狀。
2、經營環境因素
1)經營環境
物流園區所在地區的優惠物流產業政策對物流企業的經濟效益將產生重要影響,數量充足和素質較高的勞動力也是物流園區選址需要考慮的因素之一。
2)商品特性
經營不同類型的商品物流園區最好能分布在不同區域。如生產型物流園區的選址應與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工業布局緊密結合進行考慮。。
3)物流費用
物流費用是物流園區選址的重要考慮因素之一,大多數物流園區選擇接近物流服務需求地。如接近大中型工業、商業區,以便縮短運輸距離、降低運費等物流費用。
4)服務水平
現代物流過程中,能否實現準時運送是物流園區服務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標,因此,在物流園區選址時,應保證客戶可在任何時候向物流園區提出物流需求,都能獲得快速滿意的服務。
5)客戶的分布
物流園區選址時首先要考慮的就是所服務客戶的分布,對于零售商型物流園區,其主要客戶是超市和零售店,這些客戶大部分是分布在人口密集的地方或大城市,物流園區為了提高服務水準及降低配送成本,
物流園區多建在城市邊緣接近客戶分布的地區。
6)供應商的分布
物流園區的選址應考慮供應商的分布地區。因為物流的商品全部是由供應商所供應的,如果物流愈接近供應商,則其商品的安全庫存可以控制在較低的水平。但是因為國內一般進貨的輸送成本是由供應商負擔的,因此有時不重視此因素。
7)人力資源條件
倉儲配送作業中,最主要的資源需求為人力資源。由于一般物流作業仍屬于勞力密集的作業形態,在物流園區內部必須要有足夠的作業人力,因此,在決定物流園區位置時必須考慮勞工的來源、技術水準、工作習慣、工資水準等因素。
評估條件有附近人口、上班交通狀況、薪資水準等幾項。如果物流的選址位置附近人口不多且交通又不方便時,則基層的作業人員不容易招募;如果附近地區的薪資水準太高,也會影響到基層的作業人員的招募。因此必須調查該地區的人力、上班交通及薪資水準。
3、基礎設施狀況
1)交通條件
交通條件是影響物流的配送成本及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交通運輸的不便將直接影響車輛配送的進行,因此必須考慮對外交通的運輸通路,以及未來交通與鄰近地區的發展狀況等因素。地址宜緊臨重要的運輸線路,以方便配送運輸作業的進行。考核交通方便程度的條件有:高速公路、國道、鐵路、快速道路、港口、交通限制規定等幾種。一般物流園區應盡量選擇在交通方便的高速公路、國道及快速道路附近的地方, 如果以鐵路及輪船來當運輸工具,則要考慮靠近火車編組站、港口等。
2)公共設施狀況
物流園區的所在地要求城市的道路、通信等公共設施齊備,有充足的供電、水、熱、燃氣的能力,且場區周圍要有污水、固體廢物處理能力。
4、其他因素
1)國土資源利用
物流園區選址應貫徹節約用地,充分利用國土資源的原則。物流園區一般占地面積較大,周圍還需留有足夠的發展空間,為此,地價的高低對布局規劃有重要的影響。此外,物流園區的布局還要兼顧區域和城市規劃用地的其他要求。
2)環境保護要求
物流園區的選址需要考慮保護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等因素,盡可能降低對城市生活的干擾。對于大型轉運樞紐,應適當設置在遠離市中心區的地方,使得大城市交通環境狀況能夠得到改善,城市的生態建設得到維持和增進。
3)周邊狀況
由于物流園區是火災重點防護單位,不宜設在易散發火種的工業設施(木材加工)附近,亦不宜選在居民住宅區附近。
上海百弘計算機軟件有限公司開發的物流管理系統軟件,為物流園區管理、倉儲管理、運輸管理及物流交易管理提供系統解決方案。百弘軟件通過物流管理軟件幫助客戶節約物流成本、合理配置資源的同時,幫助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電話:400-8939-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