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業長期以來都是國家經濟的支撐性產業。德勤中國日前發布的《中國智慧物流發展報告》(下稱《報告》)顯示,2009年至2016年,全國社會物流總費用在GDP中的占比由18.1%下降至15.5%,但與發達國家物流費用占GDP約10%的比例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成為政府和物流企業力爭實現的目標。
領先企業積極搶占先機
智慧物流,顧名思義就是通過智能硬件、物聯網、大數據等智慧化技術與手段,提高物流系統分析決策和智能執行的能力,提升整個物流系統的智能化、自動化水平。
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的數據,當前,物流企業對智慧物流的需求主要包括物流數據、物流云、物流設備三大領域。2016年,智慧物流市場規模超過2000億元,到2025年,智慧物流市場規模將超過萬億。
如今,智慧物流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報告》顯示,行業內領先企業都在積極布局智慧物流,搶占先機。
以亞馬遜、京東、阿里等為代表的互聯網科技企業,注重通過科技手段提升物流效率,依托自身互聯網科技的基因,在智慧物流各個領域積極布局,力圖實現彎道超車。以UPS、DHL、順豐等為代表的領先快遞物流企業,主要通過組建研發團隊、設立研發機構,或與第三方合作等方式,在應用前景明確且與自身需求緊密相關的智慧物流技術上,如無人機、倉內自動導引運輸車等領域進行積極布局。部分智慧物流物聯網企業則專注于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平臺開發和服務,具有很強的技術實力和商業模式優勢。
行業模式顛覆指日可待
亞馬遜是國際上在物流“倉內技術”投入最早的企業之一。2012年,亞馬遜收購全球領先的倉內機器人初創企業KIVA,進入倉內機器人領域,主要用于倉內貨架搬運和分揀。截至2016年,亞馬遜已在其全球13個物流中心部署了超過3萬個機器人,在機器人的幫助下,其每筆訂單的處理都能節省1個小時,撿貨到發貨時間從1個半小時縮減為15分鐘,每年可以節省約9億美元的人力成本。
放眼國內,緊隨亞馬遜之后的是京東。2014年,京東開始布局倉內機器人技術。2016年,京東成立專門事業部接手機器人項目研發,組建無人倉團隊,并成功開發貨架穿梭車、分揀機器人等六種型號的機器人。2017年,京東部署了大量AGV(自動導引運輸車)機器人的昆山無人分揀中心正式亮相,在國內首次實現前后端無人自動裝、卸車作業。據統計,通過部署自動機器人,“無人倉”的存儲效率可達到傳統人工橫梁貨架存儲效率的 10倍以上。未來,京東將進一步加快機器人及自動化技術研發,并計劃開始建設3萬平方米無人倉,預計到 2018年開始投入使用,將全面改變目前倉儲的運行模式。
《報告》指出,智慧風口下,縱觀各家電商互聯網巨頭及領先國內外物流企業,其都已在智慧物流變革中提前布局。智慧物流早已不是一道選擇題,誰能把握先機,誰才能占據主動,物流企業需要提前布局,抓住智慧物流先機。同時,物流企業需要結合自身特性、所在領域的客戶特征變化,以開放的心態擁抱科技,擁抱智慧物流,實現轉型升級。
上海百弘計算機軟件有限公司開發的物流管理系統軟件,為物流園區管理、倉儲管理、運輸管理及物流交易管理提供系統解決方案。百弘軟件通過物流管理軟件幫助客戶節約物流成本、合理配置資源的同時,幫助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電話:400-8939-255
上一篇:物流系統新關鍵詞:綠色智能是主要
下一篇:新零售下智能物流該怎么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