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
物流信息化對于實現智慧物流有重要意義,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為物流產業轉型升級創造了重大機遇,智慧
物流成為轉型升級的新動能。物流信息化作為實現智慧物流的基礎呈現出哪些特點及趨勢?
“互聯網+”促進物流信息化建設
自2015年7月,國務院發布《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提出了“互聯網+高效物流”等11項重點行動以來,
物流的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成為發展趨勢。據不完全統計,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商務部等國家有關部委在過去一年發布了50多份政策文件,從不同的角度推動“互聯網+高效物流”的發展,為物流信息化的快速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提升商貿物流服務水平,必須依賴于
物流標準化、信息化的創新發展。商務部接下來將進一步推進標準化,為物流信息化打下基礎,如推進信息系統和平臺的標準化,引導平臺增強服務功能。同時,開展試點示范,探索提高商貿物流信息化水平新路徑。如探索智慧物流配送體系,以“互聯網+”的理念來指導物流信息化發展;開展農產品冷鏈物流試點示范;積極推廣集中配送、統一配送、共同配送、
倉儲一體化等先進的物流配送服務模式等。
物聯網與物流業深度融合
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型技術在物流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貨物跟蹤定位、RFID、電子數據交換、可視化技術、移動信息技術、智能交通及定位服務等先進信息技術在物流行業的應用成效顯著。
其中,物聯網正與
物流業深度融合,從技術、模式、空間等諸多方面改變了傳統物流的運作方式,提高了行業的效率水平。據悉,目前行業已經有超過400萬輛重型貨車安裝了北斗定位系統,大量的托盤、集裝箱、倉庫、貨物等接入物聯網,以信息互聯、設施互聯帶動了物流的互聯。車聯網技術從傳統車輛定位向車隊管理、車輛維修、智能調度、金融服務等方向延伸。
大數據技術應用更加深入
隨著政府監管從以統計報表為主的靜態監管升級為以運營數據為主的動態監管,物流企業不僅要有采集數據、傳遞數據和儲存數據的能力,而且要有大數據的意識。中國
物流行業從業者眾多,但是關聯性很少。降低物流成本必須依靠信息化和透明化管理,這些都需要大數據技術。
在
物流領域,大數據幫助快遞企業預測運力需求,緩解“雙11”等特殊時期的爆倉問題。大數據具有多種應用場景,包括個性化、精準化的運力匹配、智能車隊管理、信用檔案建設、高效的多式聯運、服務區域經濟決策、通過智能學習預測調度未來空車等。未來數據的采集和應用都需要進行動態的分析與優化,同時應用智能化學習記憶的方式,使其應用更加廣泛。其中,倉儲將會成為未來物流數據沉淀的重要部分。
物流云是構建物流新生態的基礎
數據日益成為企業重要的戰略資源,數據上云的同時,仍然需要與產業鏈中的其他生態聚集,互為有效利用。為了迎合
物流企業升級互聯網平臺運營的需求,相關云產品及服務越來越多。
區塊鏈技術應用將更加廣泛
“區塊鏈不僅僅是技術,更是戰略。”區塊鏈包括四個部分:共享賬本、智能合約、隱私許可、交易共識。
簡單來看,區塊鏈=超級賬本+供應鏈。
物流領域存在大量的紙質單據、有大量的全局可視化、溯源、追責等需求,以及供應鏈金融服務需求等,因此區塊鏈在物流領域擁有大量的應用場景,如在食品溯源方面,區塊鏈解決方案不僅可以提供對多方參與的供應鏈網絡的信任度,還可以找準食物來源,減少不必要的廣泛找回,以及改善食品供應鏈的協調。對此他建議,
物流企業應該積極探索和制定可行的區塊鏈實踐商業模式和步驟;開展廣泛的行業內外合作,共建區塊鏈生態圈;從內部的IT治理和業務建設走向生態圈商業網絡間的企業共治和新業務模式的建設。
“互聯網將萬物信息化,區塊鏈將信息價值化,未來10~15年,區塊鏈的力量和價值將更加充分地體現。”
無車承運人試點促物流平臺建設
2016年9月1日,國家交通運輸部辦公廳發布了《關于推進改革試點加快無車承運
物流創新發展的意見》,并最終篩選確定出283個無車承運試點企業。無車承運人已經成為平臺企業和部分有條件的物流企業轉型的必然選擇。
無車承運人通過與移動互聯網相結合,可以更大范圍地整合車、貨、站場等物流運輸資源;更快速地拓展運輸網絡輻射范圍;實現
物流資源的科學配置。無車承運人可以有效降低中間環節交易成本(約占總營收的6%~8%);提高車輛運輸效率10%~20%。因此,無車承運人將是物流業降本增效的重要部分。圍繞無車承運人試點工作,交通運輸部下一步將完善政策,鼓勵探索,健全制度,陸續推出《無車承運人管理辦法》、《無車承運人運營服務規范》等。
2017年,隨著無車承運人市場不斷深入,市場愈發多元化,因此需要借助完善的信息平臺和互聯網技術、信息技術對無車承運的全過程進行管理,互聯互通將成為公共平臺和無車承運人試點企業共同的發展方向。
誠信平臺搭建實現聯合懲戒平臺
“信息化是
物流業發展的引擎,是物流企業轉型升級的動力,每個企業都身處信息化發展大潮中,因此怎么強調信息化的作用都不過分。”
專家表示,物流誠信體系建設是物流信息化系統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強化企業監管的基礎,可有效地約束和規范企業的經營行為,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對此,國家發改委接下來將會同有關部門從信息共享、聯合懲戒等方面加快推進。
物流信息化建設仍有改進空間
在企業的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的信息化、社會
物流監管的信息化等方面還存在較大的改進空間。
隨著新零售的快速發展,消費者服務需求及體驗的升級,智慧物流的創新發展已經進入關鍵期,但傳統物流企業運營互聯網的意識和能力不足,而新興高科技企業又欠缺對物流產業的理解和把握,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受傳統監管模式和體制制約而進展緩慢,成為智慧
物流發展的現實障礙。因此,還需要政府、企業、行業協會的進一步重視和解決。
上海百弘計算機軟件有限公司開發的物流管理系統軟件,為物流園區管理、倉儲管理、運輸管理及物流交易管理提供系統解決方案。百弘軟件通過物流管理軟件幫助客戶節約物流成本、合理配置資源的同時,幫助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電話:400-8939-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