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網點、快遞箱等基礎設施的分布密度與建設速度,成為物流企業完善末端配送體系的外在表現。國家郵政局在報告中表示,住宅投遞、智能快件箱投遞和公共服務站投遞等互為補充,末端投遞正在形成新格局。數據顯示,全國建成快遞公共投遞服務站3.15萬個,主要快遞企業城區自營網點標準化率達到72%,較上年提升21個百分點。
有物流行業從業者表示,快遞公共投遞服務站點的功能已經從單純的“收寄”變為帶動商品銷售的站點,江蘇宿遷沭陽花木、廣西玉林百香果、江西贛南臍橙這些農產品借助電商渠道上行時,快遞網點不斷產生新的快遞。2017年四季度,快遞網點密度繼續稠密化發展,達到每萬人1.6個快遞網點,每百平方公里2.4個快遞網點。
值得注意的是,智能快遞箱已成為末端配送中的重要一環。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中郵速遞易、豐巢等企業投放的智能快件箱在全國達到20.6萬組,同比增加一倍以上。通過智能快件箱投遞的快件量占快件投遞總量的7%,比上一年提高近4%。截至2017年12月,豐巢已在80多個城市和地區鋪設了9.1萬臺快遞柜。
當末端配送網點的密度不斷提升時,消費者和企業都在強化末端配送時效性,“當日達”、“次日達”以及“即時達”正在成為末端配送的“硬指標”,以小時和分鐘來計算的即時配送正成為常態。
上海百弘計算機軟件有限公司開發的物流管理系統軟件,為物流園區管理、倉儲管理、運輸管理及物流交易管理提供系統解決方案。百弘軟件通過物流管理軟件幫助客戶節約物流成本、合理配置資源的同時,幫助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電話:400-8939-255
上一篇:新零售的外衣之下是新物流
下一篇:盤點:2017年物流五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