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發展現代物流的積極性和熱情被喚醒,
物流園區開始出現并被列入大力發展的產業范疇。物流園是國際物流的新興產業,中國也在探索中追趕世界先進水平。
對于我國外貿企業來說,入駐
物流園區,可以獲得物流園區提供的各種便利,諸如信息交易功能、集中倉儲功能、配送加工功能、多式聯運功能、輔助服務功能、停車場功能等。但是,目前我國很多
物流園區尚處在起始階段,各種配套功能得不到充分發揮,甚至一些經濟并不發達的縣城也在規劃自己的物流園區。那么,外貿企業應當根據自己的實際選擇適合自己的
物流園區呢?從國外物流園區建設的先進經驗,我們或許能有所獲得。
境外物流園區的先進經驗
在建設
物流園區經驗方面,德國、日本和中國臺灣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根據他們的經驗和物流園區的功能,有國際物流專家把
物流園區分為四大類:
按功能的完備性,可分為綜合性物流園區和專業性物流園區;
按物流服務地域,可分為國際性物流園區、全國性物流園區、區域性物流園區和城市物流園區;
按服務對象,可分為生產企業服務的物流園區、為商業零售業服務的物流園區、面向全社會的社會型物流園區;
從專業化的角度講,可分為行業物流園區和第三方物流園區。
日本的物流園區建設歷史稍長,建設較早的日本東京物流園區是以緩解城市交通壓力為主要目的而設計的。他們在建設物流園區的過程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重視規劃;二是優惠的土地使用和政府投資政策;三是良好的市政設施配套及投資政策。
德國是世界交通發展較為完善的國家,對于他們來說,當前的任務是優化利用現有的交通基礎設施,發揮潛能。德國政府的做法就是整合各種運輸方式,緩解交通擁堵問題的蔓延,提高整個交通系統的能力。德國一般采取聯邦政府統籌規劃,由政府、市政府扶持建設,公司化經營治理,入駐企業自主經營的發展模式。
物流園區的出現極大地促進了日本、德國等經濟的快速發展。根據德國權威機構研究,未來10年,即使像日本、德國這樣運輸業高度發達的國家,物流園區的建設仍然處于蓬勃發展時期。這是基于物流園區出現以后,對使用園區的企業乃至鄰近城市都產生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主要表現在:減輕了物流對城市交通的壓力,減小了物流對城市環境的不利影響,提高了物流經營的規模效益,滿足了倉庫建設大型化發展趨勢的要求,滿足了貨物聯運的要求。
影響物流園區的三大因素
從國內第一個
物流園區深圳平湖物流基地算起,中國物流園區的發展已經走過了近10個年頭,這期間數以百計的物流園區拔地而起,物流園區成為了一個朗朗上口的詞匯,甚至很多地方的物流規劃已經演變成為物流園區的規劃。然而,對于“什么是物流園區”這一問題,卻沒有引起相關方的足夠思考。從長遠看,企業要選擇適合自己的物流園區,就需要考慮下面三大因素。
1、要有好的規劃
企業在選擇物流園區的時候,應當首先考慮國家相關部門是否已經根據物流、車輛、城市布局的發展,對國際性、全國性的物流園區建設提出了指導性的意見。從一個地區來說,規劃的核心問題是在正確的評估基礎上,確定園區的數量、功能、規模、位置等問題,避免一哄而上,貪大求全;要選擇好物流園區的建設主體,確定好運作方式。政府建立企業性公司運作,可以通過不同方式選擇運作主體:租或售,或者租與售相結合。
2、要重視區位選擇和空間布局
企業在選擇物流園區時,要對
物流園區的區位選擇和空間布局的四大因素做出考慮:一是園區至少可以實現兩種以上運輸方式連接,包括公路和鐵路兩種方式;二是選擇交通樞紐中心地帶,使物流園區布局與運輸網絡相適應;三是經濟合理性,包括較低的地價、數量充足及素質較高的勞動力等,為園區企業獲得必要利益創造條件;四是符合環境保護與生態平衡的要求。
3、物流園的倉庫應得到重視
在國外的物流倉庫管理課程中,關于物流倉庫的描述是這樣的:“倉庫是稀缺商品,倉庫擴展時最困難、最昂貴、最緊迫。”倉庫是稀缺商品,物流園區占用的土地也是稀缺商品,如果倉庫和土地不能夠得到很好的使用。那么,倉庫就會變得愈發稀缺。事實上,在有些地方已經出現了這樣的情況。
如果由于倉庫和物流園區的規劃設計不合理而導致不好用,那么,就會影響物流倉庫的利用率、運作效率和投資回報,進而也會影響物流倉庫的供需關系。
總結我國
物流園近10年的發展,包括國內外著名企業在內的一些經驗,企業在物流園倉庫建設方面都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些也并非偶然現象,為了避免類似的情況再發生,為了讓我們的土地和資金都變成優良的物流資產,我們就必須把倉庫當作一門學問,用科學的方法規劃和設計物流園倉庫。
上海百弘計算機軟件有限公司開發的物流管理系統軟件,為物流園區管理、倉儲管理、運輸管理及物流交易管理提供系統解決方案。百弘軟件通過物流管理軟件幫助客戶節約物流成本、合理配置資源的同時,幫助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電話:400-8939-255